天才剛剛亮,走進云南省普洱市景谷縣景谷鎮云盤村艾仁富家的黑木耳種植基地,一朵朵小木耳已經從菌棒上探出“腦袋”來。工人們來回穿梭于整齊擺放的一排排菌棒之中,采摘、裝袋、運輸,一幅人勤春更早的豐收圖映入眼簾。
村民忙著采摘木耳。景谷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我共種植了2萬個菌包,10天左右采收一次,今天是第3次采收了,能采收3個多月,預計產量1噸吧。”艾仁富笑著介紹道,品質好的木耳能賣到60元/公斤,最差的保底價也有30元/公斤。“我與企業簽訂了協議,企業提供菌種和技術扶持,培育成功后再由企業統一收購,不愁銷路。”
據了解,艾仁富是景谷縣景谷鎮第一批引進黑木耳產業的“吃螃蟹者”。艾仁富之所以敢于嘗試,除了簽訂了購銷協議,還有景谷鎮云盤村的好山好水非常適合種植菌類;同時黑木耳種植管理時間段剛好與茶葉采摘空閑期重合。“這個時間段,家里勞動力充足,而且黑木耳管理相對簡單,早晚各澆一次水,種植一個半月就能采收。所以我選擇黑木耳產業。”
待采收的菌棒。景谷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據了解,在景谷縣景谷鎮與艾仁富同期“吃螃蟹”的還有6戶種植戶,景谷鎮當前共種植10萬個菌包,預計產值在60萬元以上。“效益好就是最好的宣傳。今后我會加強經驗總結,帶動有勞動力剩余的農戶一起種。”
景谷縣是典型的山區半山區縣,傳統產業主要是茶產業、烤煙產業和肉牛養殖業,多元化程度低,抗風險能力弱。
黑木耳長勢良好。景谷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近年來,景谷縣立足資源優勢,瞄準市場需求,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引導農戶發展菌類、豆類、藥材等山區特色產業,進一步拓寬了群眾增收渠道,為鄉村產業振興蹚出了新路子。(李萍 景谷縣融媒體中心供稿)
(責任編輯: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