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攔住我的羊!”早春的清晨,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喀什地區(qū)莎車縣的牛羊巴扎上,幾位牧民合力把橫沖直撞的小羊趕回羊群,引起周圍一陣笑聲。這個小插曲并未影響市場秩序。在他們身后,載滿牲畜的車輛排起長龍,正等候通過檢疫后進場交易。
這里是莎車縣最大的活畜交易市場,每逢周四和周日“巴扎日”便人潮涌動,來自十里八鄉(xiāng)近萬人匯聚于此,帶著牛、羊、馬等各色牲畜,把這片兩百多畝的市場變得熱鬧非凡。
阿依加馬力·吐爾孫自2015年起便擔(dān)任市場管理人員,見證了巴扎的日漸繁榮。她說,每逢“巴扎日”,周邊縣城甚至阿克蘇地區(qū)、和田地區(qū)的人們都會來此售賣牛羊,日交易量最多時超過2000頭(只)。
巴扎被劃分為家禽、小畜、大畜、餐飲等不同區(qū)域,既方便交易又干凈衛(wèi)生。巴扎現(xiàn)有53個交易棚,可容納大畜2萬頭(只)、禽類4萬羽。“如今人多時能達一萬人,平常也有八九千人左右。”她說。
下午兩點,是巴扎最熱鬧的時候,堪稱“牛山羊海”。人聲鼎沸,牲畜嘶鳴,還有從各種攤位上傳來的動感音樂,交織融合、不絕于耳。交易棚下,人們爭相查看牛羊膘情、問詢價格。餐飲區(qū)內(nèi),人們圍著烤爐、湯鍋、餐桌,討論報價高低、交流養(yǎng)殖技術(shù)。
交易的繁榮也催生了一批“牛羊經(jīng)紀人”,將當(dāng)?shù)馗鬣l(xiāng)鎮(zhèn)不同日期開市的牛羊巴扎變成一個流動的大市場。
吐熱甫·卡迪爾便是其中一員。平日里他往來于各地牛羊巴扎,買賣牛羊賺取差價。春季是牲畜交易旺季,也是吐熱甫·卡迪爾一年中最忙碌的時節(jié)。這次他帶來了10頭牛。“這個巴扎客源廣,在這里牛賣得很快。”
記者觀察發(fā)現(xiàn),這里依然保留著“袖中議價”這種頗具特色的交易方式。買賣雙方握緊雙手,半遮半掩在袖子里比畫,私密地討價還價。一旦交易成交,雙方正式握手致意。
巴扎日漸紅火,來客日趨增多,帶旺了村民的特色餐飲生意。農(nóng)牧民來交易時,往往帶同伴一起參謀、講價,常常是“一拖三”“一拖五”。做完買賣,大家就來心滿意足吃一頓。也有人專門呼朋喚友,周末開車來牛羊巴扎,不為買賣,只為看看熱鬧的交易場面,吃吃便宜美味的烤包子、缸子肉等美食。
不少游客也慕名前來,體驗當(dāng)?shù)孛袼罪L(fēng)情,品嘗特色美食,讓這里逐漸成為“網(wǎng)紅打卡點”。“有了這個巴扎,日子過得更好了。牛羊巴扎就是我們的聚寶盆。”在巴扎上經(jīng)營一家美食攤的帕提古麗·吐爾遜說。
“牛羊巴扎促進了當(dāng)?shù)匦竽廉a(chǎn)業(yè)蓬勃發(fā)展,也使不少當(dāng)?shù)卮迕裨诩议T口增收致富。”莎車縣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局副局長王軍紅說,越來越多的人購置了電動車、汽車,過去人們坐著驢車、趕著牛羊逛巴扎的場景,如今已被滿載牛羊的貨車所替代。
天色漸晚,人們盡興而歸,喧囂的巴扎恢復(fù)寧靜。這座有著千年歷史的新疆南部小城,熱鬧的巴扎描繪出一幅幅鮮活熱烈的生活圖景。(記者 李響 尚升 王科文 胡虎虎)
(責(zé)任編輯: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