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穩了,開船嘍!”一聲吆喝,開啟一場船行山水畫廊之旅。
在歙縣徽城鎮南屏村古樟樹下,村民吳桂仙劃動搖櫓船,載著游客行駛在青山掩映的碧波中。雖已立秋,暑氣仍盛,游客還是絡繹不絕。高峰期,吳桂仙的搖櫓船生意日均收入有800元。
南屏村地處新安江畔,捕魚撈蝦是村民世代延續的重要生活方式之一。為更好地保護一江碧水,前些年,新安江歙縣段水域實行全年禁捕,沿江的南屏村漁民也集體退捕上岸。“當初根本想不通,退捕了干什么,收入從哪里來?”吳桂仙坦言,這也正是當時眾多漁民的困惑。
“南屏村地處新安江山水畫廊的上游,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培育和發展‘農文旅+’新業態,就是我們的發展思路。”南屏村黨支部書記章芬彬介紹,針對退捕漁民的種種疑慮,村干部挨家挨戶上門做思想工作,宣講政府出臺的政策和產業發展規劃,引導村民轉型發展。
近年來,南屏村抓住新安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新安江百里大畫廊建設機遇,打造“水墨南屏”品牌。古巷疏影、臨江懷古、千年古樟等南屏八景,吸引游客紛至沓來。
客商也瞅準了商機,在南屏村投資民宿產業。畫家汪灝就是其中之一。
2018年,汪灝投資建立南屏村第一家民宿。臨江而立的民宿,坐擁百里山水,除住宿、餐廳、休閑區外,民宿還擁有500平方米的美術館展廳,被稱為“可以住下來的藝術館”。目前,南屏村已建成4家民宿。
“民宿、藝術館入駐后,游客也越來越多,村民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也發生了改變,村莊環境不斷提升。”在南屏的幾年間,汪灝也敏銳地感受到村莊悄然發生的變化。
如今,南屏村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打造了戶外露營基地,探索“露營+音樂”等旅游產品,成功舉辦了歙縣公開水域游泳賽、中國槳板比賽等水上賽事,豐富了鄉村休閑產業業態。
枇杷園內,種植大戶張曉輝正指揮著工人疏除過密的枇杷樹。張曉輝說:“我家一共種了57畝白花枇杷,以前都是直接賣給批發商,現在村子來旅游的客人多了,通過發展采摘游,不僅打開了銷路,而且效益更高了。”
農文旅融合發展,拓寬了農產品銷售渠道,提升了枇杷附加值,也為當地村民提供了“家門口”就業的機會。“以前捕魚,現在在枇杷園里工作,年收入有4萬多元,比以前翻了一番。”退捕上岸的村民吳秋妹很開心。
以前“靠水”溫飽,如今“靠水”致富,南屏村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年上半年,南屏村集體收入已超過60萬元,預計年底村民人均收入可達2萬元。(凌利兵 記者 吳江海)
(責任編輯: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