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走進沙雅縣托依堡勒迪鎮鐵熱克村設施農業基地,標準化的溫室大棚內溫暖如春,芹菜、西紅柿等蔬菜生長旺盛,村民們正忙著采收成熟的蔬菜,準備上市銷售。
“基地里的蔬菜口感好、品相佳、訂單不斷,這都得益于基地旁的‘牛老大’養殖小區提供了充足的有機肥料,降低了蔬菜種植成本,提高了種植效益。”鐵熱克村村干部艾合買提·穆依丁說。
原來,為推進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沙雅縣加快推進畜牧產業集群建設,積極探索集智慧養殖、牛糞制肥反哺農田、酸奶加工和銷售為一體的循環經濟產業鏈,推動實現一業興百業旺。
在這種背景下,4年前鐵熱克村建成了“牛老大”養殖小區,同步建設擁有119座溫室大棚的設施農業基地,將每年產生的2000余噸牛糞加工成有機肥供給設施農業基地,實現節約增值。
走進“牛老大”養殖小區,只見負責人吐魯洪·吐拉甫輕點鼠標,通過互聯網云平臺系統,棚圈內的溫度、濕度及每頭牛的防疫及生長情況都一目了然。
吐魯洪·吐拉甫說:“養殖小區全部使用了現代化生產調度設備,大數據可準確分析每個棚、每頭牛的防疫及生長情況。每頭牛從出生到上市全過程都可通過智慧平臺,掌握得清清楚楚。”
吐魯洪·吐拉甫告訴筆者,養殖小區采取“基地+合作社+養殖戶”經營模式,村民們將自家牛托養托管至基地,采用統一配方、統一飼養、統一防疫、統一治療、統一管理模式,最大程度降低養殖風險,提升養殖效益。目前,該小區西門塔爾牛、利木贊牛存欄數量達3481頭,年出欄1000余頭。
“去年至今,我已上市銷售的西門塔爾牛有100多頭,節前預計還將上市銷售40余頭。”該養殖小區養殖戶依斯瑪依力·塔西說。
養殖數量增加,牛奶產量激增。為延伸牛產業鏈條,提高養殖附加收入,3年前,鐵熱克村又建立了“牛老大”奶制品加工廠,生產銷售核桃酸奶、巴旦木酸奶等奶制品。
“年關將至,酸奶訂單增加。目前,奶制品加工廠日加工酸奶1噸左右。”吐魯洪·吐拉甫說。
一頭牛“牽”出一條循環產業鏈,從智慧養殖到奶制品加工,再到牛糞制肥、反哺農田,這種循環有機種養模式,不僅為鄉村振興再添新活力,更讓群眾獲得了實實在在的紅利。
數據顯示,“牛老大”養殖小區先后引領300余名村民在飼草種植基地、養殖小區、設施農業基地、奶制品加工廠實現就業增收,輻射帶動該村及周邊村1100余戶村民通過養牛和銷售牛奶實現增收。(劉紅文 阿克蘇地區融媒體中心)
(責任編輯: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