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省菏澤市成武縣孫寺鎮謝樓行政村,300畝白菜喜獲豐收,種植戶馬根華種植的13畝白菜已經進入成熟期,一顆顆青翠欲滴的大白菜長勢喜人,工人正在蔬菜大棚里忙著采收白菜,鏟菜、整形、裝運,一派熱火朝天的豐收景象。
“在自家門前種植大棚蔬菜,比外出打工還要掙錢,俺這13畝溫室大棚,一年可以種植三季作物,年收入15萬元。”馬根華說。
今年57歲的馬根華,已經有四十多年的種菜經驗。據他介紹,從他很小的時候,他的爺爺輩們就靠種植白菜養家糊口,近百年的歷史過去了,現在謝樓村一年四季都生產白菜,家家種蔬菜、戶戶靠蔬菜成為當地人致富奔小康的共識,白菜成了謝樓村名副其實的“致富菜”,也成了附近游客、攝影愛好者春游、采風的打卡地。
同樣,在孫寺鎮雙樓村羊肚菌種植基地,宋秀芹夫妻二人正在菌棚里忙著。在種植過程中,宋秀芹注重科學管理和精細操作。她嚴格控制溫度、濕度和光照等條件,確保羊肚菌的生長環境達到最佳狀態。同時,她還積極引進新品種和新技術,不斷提高羊肚菌的產量和品質。在她的精心照料下,25畝羊肚菌長勢喜人,產量逐年攀升。
“只要掌握了菌類種植技術,規避風險,種植好菌菇就不是一件難事。1畝羊肚菌產量在1千多斤,利潤3萬左右。”宋秀芹介紹說,看準羊肚菌種植商機,她毅然決定前往北京中國農科院菌類研究所學習。憑借對農業的熱愛和不懈的努力,從最初的3畝擴展到了現在的25畝。在她的帶動下,已經有15戶村民加入到羊肚菌種植的行列中來,共同分享這一產業的紅利。宋秀芹的羊肚菌種植之路,不僅實現了她個人的致富夢想,也為雙樓村乃至整個孫寺鎮的農業產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書寫鄉村振興的壯麗篇章。
除種植業外,成武縣許多經營養殖業的農戶也嘗到了智慧農業的甜頭。
孫寺村村民趙聚峰利用自家老宅的空閑地,在合作社的指導和支持下,養殖了7箱淡水鱸魚和3箱黃辣丁,每箱投放魚苗3000-4000尾。經過精心管理,目前漁情長勢良好,預計純收入可達15萬元。
成武縣充分發揮村級黨組織引領作用,針對一些因年齡、身體或其他原因無法務工的村民,利用村內通空閑宅基地和其他空閑地資源,發展漁業養殖產業,成功實現了淡水鱸魚、黃辣丁等魚種的訂單養殖,探索出一條具有地方特色的漁業發展之路,不僅為村民提供了穩定可靠的收入來源,也為鄉村經濟的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年來,成武縣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打造農業特色品牌為主線,按照“一村一品”的經濟發展模式,變資源優勢為產業優勢,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可參考、可借鑒、可復制的特色農業發展新模式,全面助力鄉村振興和農業高質量發展。
(張天峰)
(責任編輯: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