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繡,是傳承千年的“指尖記憶”,也是繡娘們柴米油鹽平凡日子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今,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縣,一位位“身懷絕技”的繡娘走出大山,將“指尖技藝”轉化為“指尖經濟”,讓古老的技藝走向更廣闊的舞臺。彝繡成為大姚的文化新名片,一個個新興的彝繡品牌也“織”就出一條致富路。
帶著娃,繡著花
小滿剛過,夏風還有些涼爽,大姚縣松子園村的彝族婦女們已經忙碌起來。
在繡娘們靈巧的指尖下,蝴蝶“振翅”、山茶“綻放”,一件件彝繡作品逐漸成型。42歲的李起秀一邊忙著手頭的活計,一邊催促其他人:“這幾件包頭、圍腰、挎包兩個月前被訂購了,我們都在趕貨,愁的是不能按期繡出來。”
李起秀是楚雄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彝繡傳承人,她在曇華小集鎮開了家彝繡產品專賣店,又在家里組織起親戚、鄰居,在指尖繡出美好生活。“彝繡技藝得傳承,繡娘們又能居家創業,現在我們的彝繡服飾每套要賣1000多元呢!”
大姚縣三臺鄉樹吾拉小組村民李蘭秀的創業之路也和李起秀差不多。一開始是自家人把刺繡當成農閑時的活計,隨著訂單越來越多,家里的3名繡娘已經分身乏術,李蘭秀就在三臺鄉開辦了繡坊,吸納附近的繡娘加入,年毛收入達12萬元。
被譽為“蜻蛉巧手”的金碧鎮北城社區居民張瓊芬,出生于山區貧困家庭,憑借過人的刺繡技藝,成為大姚納蘇民族手工藝品發展有限公司的技術總監。她參與設計繡制的各種飾品、服裝,受到國內外客商歡迎,產品遠銷西班牙、澳大利亞、日本等。2015年底,張瓊芬獲得“全國優秀農民工”榮譽稱號。
帶著娃、繡著花,大姚縣9700名彝族婦女用一針一線繡出更精彩的生活。2023年,當地的繡娘們得年收入普遍增加了1萬元左右。
產業化,塑品牌
2007年,樊志勇大學畢業。出于對彝族文化的熱愛,她決定返鄉創業。
創業初期,她設計的一款“藍色妖姬”彝繡項鏈成為“爆款”,一個月賣出100多條,讓她找到了發展方向。
“我希望將前沿的設計理念融入古老的彝繡之中,將工業設計理念與彝繡文化融會貫通,‘繡片’變‘名片’。”創新的理念和元素,為樊志勇帶來了更多穩定的客源。她創辦的云南納喜文化創意開發有限公司2023年營收超過3500萬元,商務禮品占據公司營收的60%以上,成為大姚縣的彝繡龍頭企業。
曾是下崗工人的羅珺,因割舍不下的彝繡情結,自2009年創辦咪依嚕彝族服飾制品有限公司,打造彝繡品牌,帶領當地彝族婦女致富,獲得了云南省彜族服飾非遺傳承人、云嶺技能大師等稱號。
在多家彝繡龍頭企業的帶動下,大姚彝繡產業發展風帆正勁。目前,全縣已有注冊登記彝族服飾經營主體102戶,彝族服飾商標24件,有專利(外觀設計)15件,彝繡協會4個,彝繡龍頭企業2家、專業合作社2個。2023年實現彝繡產值6500萬元,增加值約2968萬元。
“走出去”,登舞臺
初夏的蜻蛉河畔,生機勃勃。
在大姚縣彝繡文化產業園里,一大批繡娘正專注地趕制彝繡筆記本、手包、書簽、耳環、項鏈......這些風格多樣、設計巧妙的彝繡產品,多數將售賣到國外。
彝繡品牌“走出去”離不開政府的強力助推。近年來,大姚縣堅持保護傳承并重、優勢特色并舉,全力推動傳統彝繡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打造品牌、拓展市場、做強產業上發力,建成了集生產、研發、展示的彝繡文化產業園區。今年1至4月,大姚縣實現彝繡產值2719.5萬元,增加值552.8萬元,彝繡特色產業產值逐年攀升。
大姚縣的企業、車間、繡坊紛紛開展訂單化生產,彝繡作品也多次參展南博會、文博會等大型展會,銷往北京、上海、深圳、昆明等地。一些彝繡龍頭企業與星巴克、肯德基、東方國際集團等國際知名企業開展深度文創合作,各類刺繡產品闖入歐美高端市場。
“藏在大山深處的彝繡產品要走向國際,一定要更時尚、更跨界、更好玩。”樊志勇認為,創新為古老技藝賦予了新的生命,讓彝繡產品在市場化、產業化大潮中“舞起來”。(尹馨 張從華)
(責任編輯: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