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完成黃河灘區遷建以來,山東各地致力于探索產業發展新模式,實現讓群眾增收致富。如何做活灘區特色產業,致富一方百姓,菏澤市東明縣的一處鄉鎮上演了一幅生動的實踐。
6月22日,走進山東省菏澤市東明縣焦園鄉雨露新村的菏澤福瑞工藝禮品有限公司,各個車間內的空調嗡嗡作響、高速運轉,趕走了夏天的燥熱。制皮、充棉、縫紉、檢驗……工人們有條不紊地忙碌著,一個個毛絨玩具排隊“誕生”。“別的地方不收年齡大的,在這干活不僅開空調不熱,中午管一頓飯還有肉。”李素芝正在給玩具做手工縫合,“一天幾十塊錢,能賺基本生活費,時間自由,在這干活真是好!”
立足鄉情,做活產業。雨露新村位于黃河灘區,是遷建后的村臺新居,具有人口聚集、輻射帶動力強等特點。毛絨玩具產業操作簡單,可以吸納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確保村民們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在這里的工人都是附近的,年輕的有二十歲,年齡大的八十多歲。”菏澤福瑞工藝禮品有限公司負責人楊倩倩介紹,公司現有工人900余人,全部來自本村或周邊村民,主要是家庭婦女和老人,可以根據年齡、身體情況自由選擇工種,為解決居民在家門口就業提供了多個選擇。
閑置資源再利用,煥發新生機。焦園鄉為充分發展村臺實體經濟,將教育資源進行整合,扶持村臺企業發展,菏澤福瑞工藝禮品有限公司就是利用閑置校舍引進的工藝品企業。該公司于2018年成立,目前已形成產品加工、貿易銷售一體化的產業鏈模式,產品大量銷往美國、法國、德國等國家,實現年外匯收入3000余萬元,進一步促使毛絨玩具工藝品產業成為當地促就業、穩增長的新興產業。
小玩具做大產業,輻射帶動群眾致富。“我家老頭生病不方便,從這拿貨在家縫,方便照顧家里人還能賺錢”,70歲的村民王艷果推著完工的300件毛絨玩具成品走進該公司,經工作人員清點檢驗后,現場結算了費用。該公司依托“企業+農戶”模式,多點建立共建共享體系,由企業將僅剩縫合環節的半成品送至三春、長興等其他鄉鎮,最后統一收回并當場結算費用。據了解,目前已輻射20個村莊,累計帶動勞動力1000余人,為群眾增收近1500萬元。
近年來,焦園鄉抓產業、調結構、促轉型,以產業發展作為助農增收的重要舉措,有效實現了群眾增收,推動了當地經濟發展,激發了鄉村振興內生動力。此次盤活閑置資源,結合村臺人口聚集、輻射帶動力強等優勢,大力發展毛絨玩具工藝品產業,帶動群眾致富,正是焦園鄉實施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
“安居與富民并重,搬遷與振興同步。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整合低效資產,加大對企業支持服務力度,推動更多優質項目落戶灘區,讓黃河灘區的發展越來越好,讓灘區群眾的日子越來越好。”焦園鄉黨委書記周福京信心滿滿。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呂兵兵)
(責任編輯: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