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時節,豫南大地處處綠樹成蔭,青翠欲滴。近日,走進河南省商城縣長竹園鄉灌河源中藥材專業合作社野菊花種植基地內,連畦成片的野菊花枝粗葉茂,長勢喜人。村民們冒著炎炎烈日正在地里清溝、除草。
“我們鄉充分發揮村集體的帶頭作用和村干部的模范作用,在全鄉16個村發展野菊花種植產業,種植面積達6000余畝,并集中連片打造了600余畝武畈村野菊花種植基地,預計每畝收益3000元,戶均增收6000余元。去年,我們還和三九藥業等知名企業簽訂了1萬余畝的預收購合同。”長竹園鄉鄉長董長城告訴記者。
在距離長竹園鄉70余公里外的上石橋鎮塘灣村艾草種植基地,同樣是一番忙碌的景象。伴隨著收割機的陣陣轟鳴聲,片片綠油油的艾草隨之倒下,處處彌漫著艾草的清香。
“眼下正是頭茬艾草收割的時候,種一次收5年,一年能割2~3茬。今年春季種的這批苗有300來畝,預計每畝產量約1000公斤。目前,我們村共種植艾草1172畝,預估年產值近百萬元,以前大伙口中的野草變成了‘富民草’。”塘灣村黨支部書記趙永鋒樂說。
近年來,上石橋鎮堅持“因地制宜、集中連片、規模開發”原則,利用集體“四荒”地,在原有艾草種植基礎上,統一規劃、連片發展,舉全鎮之力打造“艾草小鎮”。
目前,全鎮艾草種植面積已達到1.8萬余畝,涉及農戶4萬余戶,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包括種植、收割、初加工、深加工以及銷售等環節,現在小小艾草已成為了大產業。
商城縣地處北緯31度,南部氣候過渡帶上,森林覆蓋率達60.57%,晝夜溫差大,且雨水充沛,特別適合各類中藥材生長,被稱為“豫南藥鄉”。適宜的生態環境成為商城縣發展中藥材的最大底氣,種植中藥材也成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我們通過‘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采取訂單農業、保底收購等措施,委托村集體經濟組織代收,確保了種植戶增收,合作社得到實惠,村集體經濟組織得到收益,公司得到穩定可靠的中藥材原材料,達到了很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商城縣特色產業發展中心主任劉懷峰說。
興起一個產業,帶動一方發展;做強一個產業,帶富一方群眾。據介紹,2022年以來,商城縣圍繞北部艾草、南部野菊花的“一草一花”主導產業,優化產業布局,配套產業設施,加大扶持力度,中藥材產業如雨后春筍般興起,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源源動力。
目前,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7.8萬畝,其中艾草4萬畝、野菊花1.6萬畝、黃芩1.1萬畝,天麻100噸以上、茯苓2000噸以上,年產值約6.5億元,并成功打造了野菊花、艾草、黃芩、茯苓、青錢柳5個萬畝藥材種植基地。桔梗、天麻、芍藥、黃精、紫蘇、黃柏、金銀花7個標準化種植基地,相繼建成南陽國醫艾草、揚子江黃芩、大別山野菊花、皖西茯苓4個中藥材倉儲加工車間以及倉儲面積達2萬平方米的中藥材冷鏈倉儲物流中心。
此外,該縣還積極培育龍頭企業,采取“一對一”幫扶,使它們做強做大做精,發揮示范引領作用;通過招商引資引進全國知名藥企在商城縣發展中藥材種植基地,如華潤三九、子江藥業等;2022年以來,統籌整合涉農資金3850萬元,重點扶持艾草、野菊花產業發展,并配套實施了倉儲加工設備獎補措施等。
“下一步,我們將堅持保護與發展并重,統籌發展布局,兼顧‘林+中草藥’套種模式,重點推進艾草、野菊花、黃芪、紫蘇等中藥材品種規模化發展,并積極引進大型藥企開發新品種試種,著力打造商城縣中藥材種植基地。”商城縣縣長魯新建表示。
(洪蘭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王帥杰)
(責任編輯:李鑫)